把空間的視覺效果與字體設計相結合,豐富字體設計的表現形式,增強了字體設計的視覺沖擊力、趣味性,刺激人們的審美,打破以往的視覺習慣,給人一種全新的體驗。
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,接收信息的方式日新月夜。大量的信息以不同的方式涌入我們的視眼。這時對以傳播信息為目的的文字來說,設計尤為重要。那么什么是字體設計,如何做好字體設計?要解決這個問題,我們首先要從了解文字的起源開始。
從文字的產生至今,不管是東方還是西方,都已經出現了各種不同的字體,這些字體都是經過仔細的推敲、設計而來的。從最早文字到現在各種各樣的簡體字,都說明了一個問題,即文字的目的是傳播與記錄人類發展的歷史,而傳播的形式應該是最簡潔、最精煉、最具震撼力的形式,而記錄的形式同樣需要簡潔、清楚、明了。并且文字設計不僅僅是傳達文字信息還創造文字信息的視覺差異。文字設計不僅考慮單個字形美觀,還要使整體風格和諧統一差異,理念內涵、易讀性以及藝術性。
空間的概念
何為空間?這個問題同樣值得探討。不同的專業的人對它的理解也是大相徑庭的。對于環藝的人來說,空間即是“居住環境”。而對工業設計的設計師來說,空間可以是某件產品的內核或者是它的質量(例如一輛汽車的內部空間)。這些都是存在于抽象的三維的立體的世界里。但是我認為,空間應該是存在于每一個角落,是一種原始的構成要素。以下是字體設計與空間結合的意義!
對字體本身結構的把握
在我們學習字體設計的時候一定會出現很多問題。所以在學習字體設計的初級階段,應當把最基礎的問題弄明白。首先,第一步,應該正確的把握單字本身的肩架結構。例如:最簡單的26個英文字母。如果在設計前,沒有掌握好每個字母的間架結構,就容易出現很多問題(如畫面以及字符之間的關系的不協調、不和諧,就會造成字體設計的不和諧,扭曲設計師的本身意圖)。
實際上,只要仔細觀察,就不難發現在選同等字號的情況下,這26個字母的大小是不一樣的。例如:我們可以將拉丁字母歸納為三種圖形,正方形(N、M、H等)、圓形(O、Q、G等)和三角形(A、V、W等)。如果這幾個圖形同邊長,看上去正方形就會稍微大些,圓形其次,三角形顯得最小。為了達到視覺上的平衡,字母的體量也要稍作調整。可以把正方形類的字母的體量稍微調小些,將三角形類字母的頂端稍微超出基準線。圓形類字母的上下圓弧稍微超出基準線一點。還有一點比較細微的差別,古羅馬體“O”的外圓是正圓,內圓卻是橢圓。這就需要我們仔細去觀察,總結出它變化的規律。
漢字字體設計中的空間
接下來,討論的是比較復雜的言、行、意合而為一的方塊字漢字。首先,漢字本身就是完美的圖形構成,它被西方圖形設計師譽為最高的美術設計。所以在對它進行設計前,更要對其基本結構進行全面的了解。首先,我們可以這樣來做個試驗,將不同的字選定同一種字號,然后將其放入相同大小的方框中。字符與字符間的區別就馬上呈現出來了。
經過仔細觀察可以得出,漢字結構的規律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。
上緊下松
受萬有引力的影響,人們視覺上的圖形中心,往往會比科學測定的決絕對中心要高。在進行字體設計時就應該把字體的中心設定在視覺中心上,使字體上半部分緊湊,下半部分寬松些,達到視覺上的平衡。
左輕右重
同上的原理一樣,人的視覺順序為左至右,落點在右。
上中下比例得體
上中下結構的字,應該使它的重心在同一垂直線上,使其比例得體、美觀。
筆畫統一
受視錯覺的影響,同樣粗細的橫線和豎線,看上去橫線要比豎線粗。根據此規律,在做字體設計時應當適當進行調整。并且,筆畫少的漢字筆畫可以適當加粗,反之,減細。從而達到視覺上的統一。
穿插呼應
復雜結構的字在書寫時應當注意穿插呼應,形成符合審美規律的穩定而活潑的優美筆勢。
均衡穩定
也就是字體視覺上的統一。這要求我們在做字體設計時,利用錯綜現象和黑白空隙、合理搭配。我們了解字符的結構后再進行設計,就會更得心應手、更加靈活,不會出現一些低級的錯誤,造成畫面的不協調、不和諧。
在平面設計中空間這個概念同樣得到了很好的詮釋。就好像一張白紙等著我們去對它做點什么,而設計師不應該是去填滿上面的空間,而是去合理的運用空間。在二維設計中,最容易被忽視的就是空白空間。當設計師們對空白空間忽視時,丑陋、不堪卒讀的設計就出現了。在二維設計中,如何去更巧妙、更有趣、更合理的運用空白空間以及在如何表現三維的錯覺的空間,便是本文研究的目的。